一发工资就转存余额宝,银行会吃大亏?实则对自己的影响可能更大

近年来,我国发展越来越好,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收入也变得越来越多。但基于老一辈人居安思危的观念,我国居民到现在对存钱这件事,还有很深的执念。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每年都在上涨,居民存款已经达到103.3兆元,足以看出我国老百姓对存钱的积极性。

不过,随着互联网的出现,不仅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支付方式和存钱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在过去,大家都是上街购物,现在只要一部手机就能完成购物。支付方式从现金改变为移动便捷支付,出门只需要带一步手机即可。

而存钱方式从以往只知道存银行,到现在很多人习惯一发工资就转存余额宝的货币基金或者其他理财产品中。因为即便余额宝的收益不断往下调,但与银行活期存款相比,仍比较高。

不过,对于一发工资就转存余额宝的行为,有内行人透露:银行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实则对存款人的影响可能会更大。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一起往下看看吧。

一、银行的影响

从表面上来看,如果一个人每个月将2000元转存余额宝中,对银行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如果每个人都进行这样操作,银行可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银行的主营业务就是存贷款,所赚取的利润也来自存贷款的利差。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一发工资将钱转存到余额宝中,那么会导致银行的资金量减少,可用于贷款的资金也会随之减少,最终所能赚取的利润空间也会缩减,这对于银行来说,或多或少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存款人的影响

可能在很多人心目中认为,一发工资就将钱转存余额宝的行为,只对银行造成影响,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也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影响。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众所周知,现在的房子车子价格都不低,普通人想要靠工资买房买车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基本都会选择以贷款的形式进行购买。然而在进行贷款的时候,贷款机构都会要求提供银行流水,其主要目的就是判断借款人是否具备还款的能力。

而银行流水主要观看的就是存款人的存款情况,如果借款人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那么贷款业务肯定是能够顺利完成的。但是存款人如果有资金一到账就转走的行为,银行可能会质疑还款能力。

由此可见,如果工资一到账就将钱转存余额宝,很可能会对未来买房、买车贷款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平时一定要注重银行存款的流水记录,尽量改掉一发工资就转出的习惯。

值得一提的是,大家之所以选择一发工资就转存余额宝,主要原因是为了能多赚利息。但其实,现在余额宝的七日年化收益正在逐渐降低,而且在利息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把钱存银行肯定更安全。

另外,市面上还有很多短期稳健获更多利息的方式,比如国债逆回购,安全系数较高,且在市场缺钱的情况下,收益能达到5%以上。还有一些依附政策趋势搭建的外贸经济平台如代销,每30天可稳享1%的利润,相当于10万元每月1000元回报,且门槛一百多元,让有限的资金获得更多的财富。

总之,赚钱不容易,理财需谨慎。虽然现在受大环境的影响,大家的消费习惯得到改变,但是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紧急情况需要贷款用钱,所以尽可能有良好的打理资金习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